2023年6月,电力科技园联合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对园区内基金资助企业——上海一琉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访谈,了解企业创业初衷、创业过程及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在技术水平高速发展,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的当下,时代挑开了机器人产业“高大上”的面纱,智能机器人也在市场上变得炙手可热。当机器人频繁现身于各类产业中,创业的新蓝海吸引着大波创业者迈开跃跃欲试的步伐。
李双圻,上海一琉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这位年轻的95后少年便是踏上智慧机器人行业的新星。他依托本专业学习的电力机器人、机器视觉技术,在研究生期间便有了个人想法,坚定了自己的创业信念。
他说,他们的项目诞生于校园、依托校园、成长于校园,是真正从校园里走出的项目。
一、早餐里诞生的创业初体验
为什么会选择创业?
对创业者李双圻而言,这个问题可能要从生活中的微末讲起:
第一次做项目的机缘巧合,来自李双圻研究生时期实习时的一件小事——他发现每天吃早饭不大方便,因为人们从家一出来,立刻开始通勤、上班,而路上没有很多卖早餐的店。
“感觉为什么我们不能想想办法解决呢?” 于是,李双圻就特别希望能为大多数想“偷懒”的人,解决购买早餐的问题。对于这个想法,他和室友们一致认为还挺有意思的,愿意一块研究研究。在结合专业优势之下,李双圻和同学们顺利完成了第一个创业项目——三明治机器人贩卖机。“我们把现场制作食品和我们的贩卖机结合在一起,把由人操作的摊位放到贩卖机里让机器人去做,这样一定程度上为早上赶时间的同学提供了方便。”
小试牛刀后,他们在上海电力大学创新创业老师黄朕铭的建议下开始参加学校的创新创业比赛,也逐步开始走出校园,参加上海市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他说到:“其实我们也是从比赛中走出来的创业团队。”
2022年是李双圻毕业的第一年,也是在创业和就业之间,他毅然决定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开创一家以机器人控制器和机器人视觉为核心项目的公司。
二、自律——创业的最好注脚
从学生到创业者,身份的转变也意味着生活的翻天覆地。创业阶段一年近300天的高强度工作使得自律成为了创业路上的第一大要点,李双圻说:“对于公司来讲,要往上走就肯定意味着要付出的比收获的多,付出大于收获的公司是整体往上走的,如果大家都从平台里去索取东西,就不能提升的很快。在
规定的时间内,把自己的激情精力都要投入进去。”
李双圻和他的团队
每周工作七天已是家常便饭,平时除了睡觉都是在工作,没有具体的休息时间。这种高度自律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李双圻笑称“可能我们是做工科的嘛,读研究生期间已经习惯了每天做研究,心无旁骛习惯了。”
习惯,轻描淡写的两个字,承载的却是科研人员的夜以继日。
这样团队化,整体性的自律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初步的动力,形成了目前公司所具备的优势,当谈及此时,李双圻说道:“比较年轻,能扛得住压力,能加班,能干得了活,对客户态度还挺好。其实说白了就是这些优势。”
产品图:边缘视觉相机
在研究生时期所养成的吃苦耐劳的品格之外,身份的转变也使得他能够以一个创业者的视角分析必需的创业品质,他表示:“要有比较好的战略眼光,能够看到行业发展的趋势。创业者只要指出了方向之后,其实背后是有很多人在一起往同一个方向努力的。如果说我们的方向不对,大家就会做很多无用的工作。我们尽量保证所有的工作投入都会在一定时间内或者未来有回报。这样整体团队的大家能保持比较好的激情,要不然过段时间发现做的工作又白做了,会消磨大家的激情。”
创业,是双向奔赴,要有团队的鼎力相助,更离不开家人的精神加持。
三、自我突破中持续创新
虽然公司在成立之初遭受了疫情的冲击,但是目前,李双圻表示公司的运营基本情况良好,大家都在按照自己的目标稳步前进。比如,负责技术的员工,会很明确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技术的孵化期是什么阶段;市场对接的时候,就在每个技术投入之初就考虑了变现时间。在他看来,企业的发展都是在调整跟上升度过的,就比如说他的团队研发新的产品的时候,一段时间内既要完善自己的产品,又要去和客户去谈市场。调整期间,整个团队都会感觉很疲惫,但是一旦有了稳定的业务,产品也通过了考验。
稳重、有发展目标、有规划的李双圻在经营创业中踏实稳步前行。
产品图:机器人控制器
对于公司当前所面对的挑战,李双圻表示, CHAT GPT的出现是近30年来对机器人技术最大的一次机会。可以发现,从1990年到2000年之间,日本出了很多人形机器人,它都已经能够上下楼梯,做的很好了。为什么后来不做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够智能,是由环境来适应机器人,机器人适应不了环境。但是现在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了之后,给机器人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所谓的通用型的人型机器人有了可能。据李双圻介绍,从三月份到五月份两个月的时间,国内外出现了超过50家做人形机器人的公司,在上海的张江也有很多类似的企业,速度堪比当年VR火爆发展。
“大家都认为至少在两三年之内,人型机器人应该还是比较火的赛道。我们也想能不能用这一类技术为我们产品赋能。”
四、加快转型,市场驱动技术发展
面对当前在工业领域机器人制造领域竞争激烈的行业现状,李双圻也提到,正在优化调整业务,在面向集成商提供标准产品与服务的同时,团队将为细分领域,如环保水务行业提供整体水质检测解决方案,“检测其实是很大的方向,而水质的检测则是较细分的点。国内水质检测这一块业务,相对来说是机器人的一片蓝海。”
拥有独到见解的李双圻认为,在机器人供应链逐步完善,泛在机器人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在细分应用场景形成核心竞争力,能帮助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